来源:深度 时间:2022-06-16 10:26:12
巧克力变白色是由于储存巧克力不当,温度变化引起的“可可脂析出。当巧克力长期保存在27.7℃以上时,其中的部分可可脂会熔化并渗出到巧克力表面。当温度下降时,油脂在巧克力表面重新结晶,形成较大的晶体,并呈现出花白的斑,就像一层白霜。这种现象对巧克力的外观和口感有一定影响,使其表面色泽暗淡,缺少光泽,但并不影响食用。
表面结霜就是发霉了,表面结霜的巧克力不但会失去原来的醇厚香味和口感,还有细菌的繁殖生长。巧克力最好还是不要放太久,都是建议大家尽快吃完的。如果真的吃不完那么要放在温度15-18摄氏度的地方,而且巧克力绝对不能放在见光的位置。这样的温度下,一般可以放一个月的,如果巧克力品质比较好的话那么可以放的更久。工厂生产跟纯手工制作的保质期不一样,工厂生产可以放一年,纯手工的一般只有一周到两周的样子,甚至更短。
烹调鸡蛋常犯哪些错误?鸡蛋正确的烹饪方法有什么